
鬼叔中:带给世界的一个口信
因为专注,所以心无旁骛
在他的一篇诗歌访谈里,鬼叔中写道:“我祈祷我的生活能过得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
他的本职工作是公务员,县城税吏。尽管鸡肋,但“它让我可以不必太多钻营,可以勉强过上清贫的日子”。而业余时间,“基本沉浸在纪录片上,拒绝庸常,宁愿过着身累心不累的生活”。
看起来,拍摄纪录片的生活很苦也很复杂。听到什么线索,一下班就风雨无阻地赶去拍摄。一开始没器材也没技术,什么都要从头学起,摄像和剪辑器材都是在同学帮助下才陆续购置的。日常开支都靠微薄工薪维持,几乎是在零经费状态下勉为其难支撑下来……
但是因为专注,因为心无旁骛,这样的生活也显得如此简单——“别人把时间花在积累财富和经营仕途上,我却抱残守旧自得其乐。”鬼叔中说自己其实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爱凑热闹的脾性让他走遍四乡八镇,骨子里属于诗人的孤独又让他能够胜任拍摄纪录片的“个体户”工作,像行脚僧一样去修行,“竭诚可转凡心”。
常常一跑就是几十里山路,他笑说自己并没有“武装到牙齿的野外装备”,靠的只有天性的坚韧:“只要进入工作状态,我就精力充沛不知疲倦。”闲时他就带着干粮下乡,和村民真心交朋友:“衙门里的官爷们要不板着脸孔面带玄机,要不皮笑肉不笑,乡下那些纯朴的老百姓却靠谱有人情味,他们都愿意热心为我提供拍摄线索。”
忽然想起梁碧波说过:“纪录片比到最后,比的还是思想,比的还是情感,比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相比于对他纪录片的赞美,鬼叔中更希望看到传统文化因为他的纪录片而得以延续。但,“这个时代的有心人不多,这也是知名策展人左靖先生为什么说我的纪录片里会加入适度温和的批判的原因”。
这些年来,鬼叔中的作品参加了许多影像节,也拿过不少奖项。最让他看重的是今年的第四届“中国·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他获得了其中的“后天电影奖”——“虽然无奖金,无奖杯。但后天倡导独立、人性的自由主义精神,拒绝自然来稿,拒绝权钱交易,拒绝伪艺术、伪文化、伪先锋,后天电影奖是对我的最大认可和褒扬。”
鬼叔中获奖时发表的感言,恰好也是他对自己纪录片时代的最佳小结:
“5年前,我扛着机器走回熟悉的乡村,开始时只是诗人骨子里那种念旧的田园情怀在作祟,那些粗粝的拍摄也不过是游山戏水的副产品。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坚持多久、会拍出什么。但很快我就发现,我镜头里的乡村和人民,是一个我其实从来不曾真正了解的世界,是我熟悉又陌生的故乡。这种矛盾的神秘感让我对记录风土沉迷不已,寂寞的坚持也成了一种乐趣。我也曾对农村的现状失望、暴躁、伤感,但这些情绪过后,故乡仍然是那个最美好的故乡。它们其实有太多的故事需要与大家分享,我的纪录片不过是它们给世界的一个口信。”
- 上一篇:陈文城:从造林工到林产龙头舵主[ 08-26 ]
- 下一篇:徐承钦:考大学的退伍兵[ 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