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中央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鬼叔中:带给世界的一个口信

2013
08/27
08:22
新民周刊

 

  客家人的原乡情结

  “看着日常生活经常被主流媒体打扰的邱师傅,我心里真不知是喜是忧……”鬼叔中叹道。

  他自己也是客家人。福建宁化建县于唐开元年间,“宁化石壁”是海内外闻名的“客家祖地”。几经迁徙而来的客家人,又从这里奔赴五洲四海。据说客家人是出了名的“敬祖穆宗”,比一般人更有寻根意识。

  一位导演曾说,“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对一个纪录片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鬼叔中很认同。他也有原乡情结:“农耕生活值得怀念,正如故乡值得回忆。”

  事实上,让他决定拍摄客家风土纪录片的初衷,并非意义重大的文化传承,而是非常单纯的——“追寻少年时代温柔的乡村记忆”。

  回忆童年细节,鬼叔中的言辞中充满乐趣与暖意:“夏夜捉迷藏,黑摸摸被追到水塘里跌得浑身烂泥……带领一帮小伙伴偷袭生产队瓜田,被装睡的守护瓜田爷爷逮个正着……上山砍柴放牛,为捡到台湾空飘传单兴奋不已……”

  那时,他住在闽西一带典型的“椿凿屋”木楼民居,房后有片小竹林,是宁化有名的“九竹一田”格局。造土纸、打蓆、织土布、做鼓、手工制米粉、土陶……各种老手艺在此悠悠绵延了数百上千年。

  只是如今,田园荒芜人不归,乡下的田地不断抛荒,农耕时代正在消亡。“年轻人宁愿去城里打工当盲流,也不想守住乡村生活。”鬼叔中说,“老手艺人都感叹没有年轻人想学了,因为学了也没市场。这个时代传统文化的格局被打破了,文化的脉络仿佛被突然切断了。”

  在他看来,“客家人聚居的闽西、赣南、粤东,都山高路远相对闭塞,越是落后贫穷,那一方传统的东西更可能被保留得完整些”。对纪录片工作者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宁化县的4镇12乡,下辖200多个村庄。鬼叔中的纪录片已经深入过其中许多个。“我家客厅贴着一张大大的宁化县行政地图,很想走遍宁化毎个行政村和大部分偏僻自然村。”他说,“这两年重点在对各个村子稀奇古怪的民间信仰和古村落进行地毯式摸寻,想整理一份本县民间信仰图谱。”

  他相信,“要深入一地的民俗民艺,民间信仰是一很好的切口——乡村的族权、政权在消弱,神权还是无所不在地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