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三金:创业从一钵擂茶开始
2014
12/04
08:11
福建日报
擂钵里的生意经
张三金和擂茶结缘是在1997年。
“原先一家人只靠农田营生,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上学,负担重。”张三金说,原来的家是客家公祠旁的两间土坯房。
1995年起,宁化县每年都在石壁客家公祠举行盛大的公祭仪式。石壁客家祖地名气越来越大,每年都有许多海内外乡亲前来祭祖。
远道而来的客人都想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小吃。张三金开始琢磨:擂茶是客家人的传统美食,何不尝试拿来卖呢?张三金这一想法马上就招来家人的反对。年迈的公婆说,庄稼人种好庄稼才是本分,卖擂茶能卖出什么名堂?
张三金不服。她在家里煮好擂茶,带上碗筷,端到景点,以一碗一元钱的成本价向游客兜售,介绍擂茶的功效。
“刚开始,一天只能卖几碗,都是半卖半送。”张三金说,起初,很多游客只是象征性地品尝一下。渐渐地,前来光顾的人越来越多,生意有了起色。让张三金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一位游客点了一钵20元的擂茶,她很兴奋,特意多为客人加了几勺。
2006年,电影《村支书张仁和》在石壁拍摄时,在她家中拍摄了擂茶的制作场景,这让她的擂茶声名远播。从此,她开始由景点兜售转向在家经营,而且由最初的只卖擂茶,免费搭配萝卜干和炒花生等,发展到兼营酒糟鱼、豆腐等特色小菜的擂茶馆。
客人日益增多,艾叶、鱼腥草等制作擂茶的青草药供不应求。她在自家的菜园里建起了大棚,专种青草药,解决了青草药紧缺的难题。
2007年,宁化客家擂茶制作工艺被评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有出色的擂茶制作工艺,她的擂茶店被命名为“客家擂茶传习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丽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