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网络中国节•处暑】处暑:金秋时节话丰收

2022
08/23
15:21
光明网

作者:侯楠楠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据考证,“处暑”一词由来已久,在2000年前成书的《国语》中就已出现,且明确指气温变化。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鹰感知秋之肃气,开始大量捕猎鸟类,陈列如祭祀,然后食用;草木开始凋零,古时“秋决”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农作物开始成熟,金秋丰收的序曲由此奏响。


处暑节气的民俗多与迎秋、丰收有关。农作物在关键的成熟期,农民“抬猛将,驱蝗虫”、拜土地神,靠海吃海的渔家举行盛大的开渔节。另外,中元节多在处暑时节,因此,祭祖及放河灯也是处暑的重大节庆活动。


《敦煌二十四节气》原画出自《不可思议的敦煌·与万物共生长》创作展——最佳创作团队奖「豆荚创意」小朋友们的集体创作。动画制作:满晨


秋季给南北方带来不同的礼物。在北方,“谷到处暑黄”“处暑高粱遍地红”,部分早熟农作物如糜子、黍子、白米谷子、绿豆等已经成熟,可以开始收割了。而南方不少地区还在为降雨而焦虑,“处暑若还天没雨,纵然结子难保米”,此时中、晚稻多处于幼穗形成期和拔节期前后,需要大量水肥,如无降雨,对农作物生长影响很大。


在这关键时期,农人最担心的还是蝗灾。明徐光启在《除蝗疏》中谈到传统农业生产要面临三大灾,“曰水,曰旱,曰蝗”。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蝗虫,古代几乎没有什么有效措施可以应对,于是农人们便寄祈求神灵驱蝗赐福。驱蝗神的信仰南北方都有,江南稻作区崇祀的神叫“猛将”,其地位与神农、后羿、句芒并列,是重要的农业神之一。旧时,各地除了立庙祭祀外,每年春秋两季还有固定的“抬猛将”活动。抬猛将的壮汉随吹鼓手们去庙里抬回猛将老爷,放在客堂中央供祭,全村都出来看热闹。秋季的“抬猛将”,便是处暑七月半之时,农家还会在田里插五彩三角纸旗,称作“猛将令箭”,寓意猛将下令驱除害虫。


当然,大家最熟悉的民俗活动还是中元节祭祖。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中元节,南宋临安城,街市商家售卖冥衣香烛及各种糕饼,亦有“卖麻谷窠儿者,(民家)以此祭祖宗,寓预报秋成之意。鸡冠花供养祖宗者,谓之‘洗手花’。此日都城之人,有就家享祀者,或往坟所拜扫者”。可见在农业社会中,此时祭祖不只是寄托对已故人的哀思,还有向他们预报丰收的意思。


与中元节祭祖习俗一体的,还有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中元夜将其放在江河湖海之中。萧红在《呼兰河传》对这一习俗有过解读:“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民间还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这样想来,处暑一到,鸭子们就要瑟瑟发抖了。除此之外,菱角、莲藕也正当时。


很多人说立秋没感觉到凉快,那么处暑呢?处暑之“处”读三声,有“止”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的来临意味着暑热天气的结束,气温开始下降,即将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从统计数据来看,超过一半的年份没到处暑就出伏了。民间有时会借用入伏、出伏的说法,把处暑叫作“出暑”,表示从暑热天气中出来了。


最直观的感受还存在于民谚中。“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处暑期间的气温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不过,我国幅员辽阔,处暑时节南北方的气候有了明显差异。北方地区此时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南方却还徘徊在高温中,近期川渝地区甚至达到了40摄氏度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


“月华浑似十分圆,玉露金风处暑天。”最近,越来越多的地区已经明显感觉到秋的气息,晚上走在路上,常听见一句“天真凉了”,我们不得不感叹二十四节气的精妙。二十四节气创造了普遍意义上的时间秩序,通过耕作与多种多样的民俗,日常生活在这种秩序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舒适的气候与丰收的希望同时到来,《吕氏春秋》上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此时宜顺应天时,忌骄盈、应收敛,只要躬身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


光明网×敦煌画院


来源:光明网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任振宇】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