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扶贫的宁化实践
杨边村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资产,让贫困户得实惠
●本报宁化记者站 俞祥波 罗旺水
时值隆冬,宁化县石壁镇现代农业观光园内,草莓奶香浓郁,县内、周边县市的客人纷至踏来。石壁镇85户与观光园签订土地经营权入股合同书的贫困户也喜上眉梢。他们的土地入股,每亩每年可分红1500元以上,300多名贫困人口因之脱贫。村民杨洪合更加高兴,几乎没有劳动能力的他,依靠闲置土地入股分红,有了一定的固定收入。
这是宁化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2013年底开始,宁化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部署,结合实际,开展了精准扶贫工作实践,首创“348”工作机制,取得明显成效,被省市推广。
定目标:到2020年实现“四有三保障”
宁化地处闽赣边界,是老区、苏区县,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主要经济指标绝对值和人均值在全省排名靠后。扶贫开发,是宁化的工作重点。
扎实做好摸清底子、把握政策等基础性工作,精准扶贫推进工作才有据可依,措施才更有针对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全县上下齐心,贫困户摸底、梳理汇总政策法规、建档立卡等一系列工作迅速展开。”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林移发说。
据统计摸底,宁化现有贫困村70个、贫困户7720户、贫困人口22756人,贫困发生率达7.02%。
针对实际,宁化提出两大目标:至2015年全县有三分之一的贫困户脱贫,至2017年有三分之二以上,至2020年全部实现脱贫;贫困人口脱贫要求实现“四有三保障”: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比较稳定的收入(全家人均收入达3310元以上),义务教育、医疗、养老有保障。
该县梳理汇总出中央、省、市14个大项、67个小项的扶贫政策,出台了《精准扶贫十项帮扶制度》,并制作精准扶贫热点问题解答小册子,让贫困户知道有什么好的政策,指导他们用好政策;也让县乡村各级和帮扶责任人明确责任,知道从哪里帮,怎么帮。
- 上一篇:精准扶贫,拓宽百姓致富路[ 01-09 ]
- 下一篇:泉州市委副书记周银芳来宁考察精准扶贫工作[ 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