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党建+” 护航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024
04/01
07:22
三明日报

“爸爸,你看,我中午在学校吃饭了,你不用担心我,你在外面自己要吃饱饭来噢。”3月22日,宁化县城南小学四年级女生小李拿着老师张爱琴的手机,开心地与远在广州务工的爸爸视频聊天。当天,张爱琴老师与几名留守孩共进午餐,了解她们的学习与生活。这是城南小学“党建+”护航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中的温馨一幕。



方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城南小学地处宁化县城乡接合部,现有学生1500多名,其中留守儿童约占三分之一。近年来,学校党支部立足学生实际,围绕“关爱每一个孩子,呵护每一颗童心”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党建+”关爱模式,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学校党支部根据县招生方案,不断精减入学证明材料,简化入学流程,方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将务工证明及居住证明作为随迁子女入学的主要依据,取消其他不必要证明;在新生报名系统中设立随迁报名端口,方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线上报名。”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党员教师雷清德介绍,学生报到入学后,学校积极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籍转接工作。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大多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留守儿童。针对留守儿童上学放学接送困难等问题,学校党支部探索“暖心·暖胃”午托服务模式,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校长夏盛瑞为组长的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全校现有33名留守儿童参加午托服务,党员教师引导他们按时就餐、就寝,帮助他们温习功课。



四年级留守女孩小谢的家离校较远,因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爷爷奶奶年迈不方便接送,小谢经常迟到,严重影响学习。党员教师张炜、雷清德家访后,将情况上报给学校,动员小谢进校寄宿,让她安心学习。


结对帮扶守护心灵健康


开学伊始,学校对留守儿童开展核查工作,做到“家底清、数据准、情况明”。学校采取“支部组织、党员带头、教师参与”模式,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关爱留守儿童服务行动。


31名党员教师带头进行“一对N”结对帮扶,每名党员教师结对帮扶5名至10名留守儿童,重点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缺失亲情,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关爱。”学校工会主席、党员教师廖金莲说。


党员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课余时间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每月进行一次以上家访,实地了解他们在家生活、学习情况。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以上入户送温暖活动,让留守儿童进一步感受社会温暖。



五年级男生小卢父母远在广东务工,长年跟着叔叔婶婶生活。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他胆小、害羞,不善言辞,也不敢参加班级活动。结对帮扶后,党员教师兰艳虹放学后经常到他家走访,让他很开心,小卢也喜欢向兰老师倾诉心里话。“我会用爱去浇灌每一名留守儿童的情感花园,守护他们的心灵健康。”兰艳虹说,党员教师更要成为留守儿童心中的一盏灯。


六年级女生小雷因爸爸离世、妈妈改嫁,她与奶奶相依为命。党员教师曾玉华主动与她结对子,经常找她谈心,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她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让她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曾老师,你就像我的大姐姐,谢谢你。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会让您失望的。”有一次,小雷偷偷塞给曾玉华一张小纸条。


 “留守儿童大多属隔代监管,比较孤独内向,学习自觉性也不够。党员教师与他们结对后,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心理健康。”夏盛瑞认为,不要特意强调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的区别,但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


志愿服务助力成长


城南小学围绕“红领巾心向党”这一核心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学校坚持每月一个主题,召开关爱留守儿童专题会,现场组织留守儿童给父母打电话,向家长汇报学习生活情况。每逢端午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等节日,学校召开留守儿童座谈会,教师与留守儿童共品粽子、月饼,并为困难的留守儿童送上慰问品。


党员教师带头组建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与留守儿童谈心交流,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党支部建立留守儿童与家长交流互动平台,在门卫室设立“亲情热线”。党员教师将手机借给留守儿童,让他们与家长通电话,或远程视频。


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学校书屋、书吧对留守儿童优先开放,党员教师带头指导他们阅读。学校鼓励留守儿童参加课后服务、周末乡村少年宫活动,优先吸纳他们加入学校社团,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城南小学党支部先后荣获三明市“优秀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未成年人零犯罪先进单位”等称号。


记者 赖全平 通讯员 邱丽英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赖全平 通讯员 邱丽英】 【责任编辑:曾怡】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