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喜庆二十大 团结向未来】宁化:笃行实干共奋进 奋楫扬帆启新程

2022
10/18
07:47
三明日报

十年蝶变,一路芳华。


2021年,宁化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6.64亿元,比十年前增加143.27亿元,年均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115元增加到34579元,年均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360元增加到19784元,年均增长10.6%……



在这锐意进取的十年中,宁化县还有许多成绩值得被铭记:2017年、2019年两次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2018年、2021年连续两届获评省级文明县城;2020年,退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荣获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宁化县认真落实市委“聚焦‘三提三效’、聚力真抓实干”要求,大力弘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客家精神,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好强县富民新篇章。


夯实基础 工业发展提档升级


宁化工业基础薄弱,总量偏小。工业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短板”。 


宁化干群深知发展差距在工业,发展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


2012年,宁化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4.45亿元,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10.5亿元。


这一组数字记载着宁化工业跨越发展的轨迹。十年来,宁化县工业经济发展逐步从粗放走向集约,实现了“质”与“量”齐发力。


强力引进重大工业项目。引进一批优质重大项目,为工业发展蓄势储能。随着福特科光电、长宁纺织等一批重点项目的落地与投产,宁化工业投资呈现出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建成矿产加工、智慧家电、精细化工、新兴产业等工业主导产业。


在智能制造产业园,工人正在作业。(刘博文  摄)


新兴产业逐步成长壮大。依托我市丰富的白炭黑资源,紧盯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契机,大力引进有机硅产业链项目,打造宁化县有机硅产业基地。先后引进落地纳新硅胶、固泰硅胶、天翊硅油、三浦硅胶、正鑫模具等一批项目,其中上游有机硅材料企业6家、中游混炼胶企业4家、下游硅胶制品企业2家,已初步形成“生胶、硅油—混炼硅胶—硅胶制品”全产业链条。


园区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承载力不断提升。宁化华侨经济开发区“一区多园”加快建设,新建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园区开发面积拓展至4.06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达82家,城南化工工业集中区通过省级化工园区认定,城南工业园连续两次获评省级“双创”孵化基地。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把产业强链作为主攻方向、产业延链作为第一要务,通过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路径。目前已有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十三五”时期,宁化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6%,为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点到群,一年又一年的蜕变,宁化工业开始在经济结构中崭露头角,并逐渐破茧成蝶。


提质增效 高质量发展成色足


走进宁化华侨经济开发区,企业车间、项目工地,忙碌的生产建设场景让人倍感振奋。


三明福特科光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忙碌生产。(刘才恒  摄)


五年来,宁化实施重点项目超1100个、总投资近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2%,2017年、2018年连续获全省项目工作正向激励奖励。


项目建设掀起新热潮。县里成立项目攻坚组,将重点项目分解落实到各攻坚组推进。各攻坚组成立服务专班,按照一个项目“一名挂包领导、一个服务专班、一套进度计划”的要求,对照分解立项表中的具体事项,实施“一月一协调、一督查、一通报”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干一件成一件。


在招商方面,今年宁化县依托顾问招商、商会招商、乡贤招商等方式,抢抓《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出台、上海嘉定与宁化县对口合作等重大机遇,争取更多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开展“乡贤+产业链”“资源+高新材料产业”等招商,力争招引一批行业龙头、领军企业项目。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作支撑。宁化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四下基层”“四个万家”优良传统,在营商环境改革上奋力攻坚。今年以来累计兑现稳岗就业、技术改造、商贸企业发展、外贸出口奖励等各类补助资金789.32万元,为艾迪科食品、越明矿业等5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落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补助资金及省级高企入库及出库奖励资金162.76万元,为企业解决融资、用地等发展难题145个。


徜徉在宁化的青山绿水之间,一幅幅“红绿相映”的画卷映入眼帘。


宁化县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好红色项目,做精绿色产业,书写好“红绿融合”文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化段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宁化县长征精神教育基地等项目已完工投入使用。一批绿化项目提速增效,森林覆盖率达75.06%,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一批森林康养项目建设火热,已有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个,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乡镇2个。


协调并进 城乡建设跑出“加速度”


“路宽敞了,公共设施齐全了……”近日,谈到城市建设的变化,家住宁化城区林业新村的林老伯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林老伯说,这里过去道路狭窄,到处脏乱差……如今,经过系统性老旧小区改造,小区焕然一新。


林业新村的蝶变,是宁化城乡面貌变迁的一个体现。十年来,宁化城乡建设蹄疾步稳。道路宽敞了、公园增多了……一处处改变传递着民生至上的温度,彰显着城市幸福的厚度。


水清河畅生态美 (刘才恒  摄)


十年来,宁化实施“小县大城关”“东扩南伸”战略,县城规模不断扩大、格局不断完善,建成区面积达13平方公里,主城区常住人口近13万。


百姓出行更加便捷。城区新增市政道路25公里。宁化人民翘首企盼多年的铁路开通运营已满一年,百姓可以在家门口坐上火车,从容不迫去往远方。


百姓生活更加舒心。持续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建成投用一批休闲绿化场所、城市书屋、微乐园等设施,城区路面“白改黑”“三溪六岸”景观提升等工程全面完成,城市颜值持续攀升。


行走在宁化的乡间,崭新的乡村面貌如徐徐清风扑面而来。作为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县,宁化县走好产业兴旺之路,打造宜居生态环境。


宁化森林美景(苏燕明  摄)


宁化县依托良好生态资源,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头号工程”,全力推进“两米两茶一叶一稻种”等特色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宁化被认定为国家级制种大县,多次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河龙贡米、薏米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牌越来越响亮…… 


打造宜居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宁化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革命四行动”,通过整治农房,建立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建设好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制村公厕,让生活更加宜居。县里打造了省级试点示范村10个、县级试点示范村18个。依托示范村区位优势,充分发掘红色文化资源、特色产业资源,打造全长38千米的“红色故里·产业振兴”市级乡村振兴重点示范线。 


如今的宁化,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每一处改变正在不断擦亮宁化城乡面貌的美丽底色。


聚力民生 奏响美好生活“幸福曲”


2020年,宁化县退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4569户1296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背后,闪动着宁化干群坚毅前行的身影。


辣椒丰收,种植户喜笑颜开。(黄尉峰 摄)


探索“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着力培育富民产业,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聚焦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住房安全、兜底保障等民生事业,织牢民生保障网;扶贫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做到结对帮扶全覆盖……在这场大战大考中,宁化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背后是宁化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理念,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近五年来,宁化县持续加大民生社会事业投入,财政民生社会事业支出达119亿元。


宁化县创新农村互助养老“四化”模式,破解农村养老服务难题。这个模式入选民政部《全国农村养老服务部分典型经验及案例汇编》。新建和改造农村幸福院,让农村老人幸福养老。


老有所养,少有“优教”。十年来,县里投入教育资金从2.93亿元增加到7.17亿元,增长144%。近五年,新改扩建学校39所,新增学位1.6万个,打造“书香”“墨香”两张名片,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获评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


宁化县总医院航拍图(张煌鹏  摄)


百姓的幸福感,还来自“病有优医”。总投资8亿元的宁化县总医院新建PPP项目投入使用;患者自付费用比例由2016年底的34.5%降低至28.7%;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回望过去,一串串亮丽的数字,彰显了十年来宁化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展望未来,在新征程新起点上,宁化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笃行实干共奋进,交出更加亮眼的“新答卷”。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张惠川】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