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中央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煤改电”,让村美民富

2020
06/17
07:14
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朱丹宇 通讯员 吴学生 傅淑婷


6月5日,天空飘着小雨,宁化县石壁镇新华村烟农张运鑫正在地里忙着收割烟叶。汗水雨水交织在脸上,但他依旧卖力,不仅因为眼下正值采收旺季,更因为家里的烤烟房实现“煤改电”,他的劳动价值大大提高。


张运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自家2座烤烟房为例,一年能烤烟12次,“煤改电”后每次烤烟能节省200元左右,一年下来就是2400元。此外,张运鑫还提供代烤服务,帮其他烟农烤烟,一年也有近万元收入。而且,用电烤烟后,烟叶品质提高不少,卖的价格也更理想。


在新华村成片的电烤烟房内,妇女们正忙着串烟,男人们负责将串好的烟叶运输、入烤。“过去烧煤时,24小时都要有人守着添、减煤炭,控制烤房温度。现在,我们直接通过手机APP,就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控制烤烟房的生产状况。”张运鑫对烤烟房“煤改电”的推广赞不绝口。目前,新华村已经改造16座电烤烟房,不仅省工,还缩短了烘烤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在宁化县,像张运鑫这样享受“煤改电”的烟农还有74户。我市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百万担优质烟叶产区之一,常年种烟面积约45万亩,产烟近120万担。而宁化县是全国八大烤烟生产基地之一,也是福建省最大的烟叶生产县。


2019年,国网福建电力在工信部门的牵头下,会同烟草、农业等部门,在宁化县石壁、泉上、湖村3个乡镇的70座烤烟房,试点开展“煤改电”工作,以全电烘烤替代燃煤烘烤方式,给烟农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


眼下正值夏季用电高峰期,当地供电部门出资247万元资金配套进行电网升级改造,成立24小时专项电力保障队,确保不因故障停电。截至6月4日,70座电烤烟房共完成181烤,期间农村电网运行平稳,没有收到烟农反映设备故障或电网原因导致烤烟质量下降的问题。


电烤烟全程无需添加燃料,无废气排出,生态效益十分可观。宁化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谢启海介绍,全县现有6000多座烤烟房如果全部实现“煤改电”,按排污系数计算,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83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8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20吨、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近万吨、PM2.5排放量180吨,能有效助推宁化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县。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朱丹宇 通讯员 吴学生 傅淑婷】 【责任编辑:茜茜】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