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化客家正月习俗多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一年一度的春节款款而来,与这相生相伴的正月习俗异彩纷呈,绚丽多姿,而闽西北客家祖地宁化的正月习俗更是趣味盎然,风采别具。
正月习俗应从大年初一开始。客家人很注重初一开门的习俗。当年三十合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后,长辈给晚辈分发“压岁钱”,便敬天神、放鞭炮、点岁火、守岁,“关大门”入睡。年初一凌晨就要起来“开门”。“开门”是一年当中的头一件大事,带有“兆头”之意,预示着新的一年里运气的好坏,多由年纪大的长辈来做。放鞭炮是开门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活动。各家各户都早早准备了又长又大的炮仗。初一清晨,鞭炮不熄,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一早就把热腾腾的过年气氛烘托出来了。开过门大家都起床后,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长辈也祝孩子们快高快大、学习进步。之后,便是早餐,有的吃素,有的吃荤。素餐主要有团圆汤丸、红枣、花生、糯米甜饭等,也有用芹菜、萝卜丝等煮米茶吃。宁化等地食荤者,一定有一盘白斩鸡和一碗“长命菜”,家中最长者和最小者吃鸡腿。还要斟上酒,意味一年伊始,有酒有肉,“有吃”的吉兆。无论荤食、素食都不吃粥,且不能喝米汤,俗称“初一喝汤,出门下雨”。
值得一提的是初一这天禁忌颇多。说话要格外谨慎,逢人只说吉利话。同时忌打破杯碗,如打破了,就要连声说“开万金!开万金!”因为客家话“碗”与“万”谐音。还忌扫地,若扫地则认为会把“财气”扫掉。而且还禁忌下地干活,不洗衣服,不挑水,不做针线活等,以象征新年不至“辛苦”、“劳碌”,以寄托祈福之意。就连早饭也都不煮的,因为年初一不能笊饭,只把除夕前一天用大饭甑笊的“岁饭”热了吃,这叫做“吃压岁饭”,表示“岁有余粮”。
在宁化乡村年初一不出远门,不请客。而在城区年初一一大早就走家串户拜年。上门拜年,主人就会笑吟吟地敬上一杯桔饼汤,口称“吃了吉吉利利,万事如意”。至亲者,还要给主人最老的或最小的红包,小孩上门,主人要给红包、桔子或糖果以及鸡腿。

- 上一篇:政协会议分组讨论的“声音”[ 02-14 ]
- 下一篇:曹坊“计生快速通道”方便外出育龄群众[ 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