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土地上的警民情
宁化县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在这片红土地上,当和谐成为时代发展主题的时候,宁化县公安局勇立潮头,通过塑民警、保民安、听民声、暖民心等一系列举措,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得到有效推进。民警成了百姓的贴心人,群众对民警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冷漠戒备、见了民警躲着走,到现在的主动向民警反映情况、唠家常。许多群众成为了民警的信息员、宣传员,加入了义务治安巡逻队伍,全县可防性案件明显下降,辖区部分乡镇实现了“零发案”……
塑民警 树立警队好形象
良好的公安队伍形象是警民关系得以和谐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宁化县公安局以队伍正规化建设为抓手,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强化对民警的素质养成。每季度该局都要开展一次《内务条令》夺标竞赛,严格奖惩来有效规范民警言行、穿戴、环境卫生等细节。与此同时,该局坚持每年按照“战训合一、轮训轮值”的要求,狠抓练兵。今年3至4月,该局组织符合整训条件的147名民警,分4批开展了为期15天的集中教育训练活动。分管局领导操建成政委带领政工、纪检等部门同志全程督导。由于纪律严明、训练科学,练兵活动收到良好效果。4月24日上午,该局组队参加全县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革命传统代代传火炬接力赛,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保民安 当社会的守护神
全力维护好社会治安稳定,辖区发案少了、秩序好了,老百姓的安全感高了,和谐警民关系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宁化县公安局始终坚持有效的打防管控措施,今年初以来,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86起,同比上升9.41%,4起市局挂牌督办案件全破,连续12年57起命案全破。辖区群众的社会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年初,通过对全县480户家庭随机电话调查,群众对全县社会治安安全感、满意率分别达98.41%、94.54%。
以往,在宁化农贸市场、边贸城以及汽车站等地经常有“扒手”作案,许多群众深受其害。对此,该局于今年年初抽调精干力量组成3个“反扒”小组,叶其勇局长与操建成政委专门深入重点地段就安装监控探头等事项现场办公。由于措施得当,工作有力,1月4日至25日,共抓获扒窃犯罪嫌疑人4名,破获扒窃案件12起,涉案价值近2万元。广大群众对公安民警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为民保平安大加赞赏。许多业主反馈,原先由于经常发生顾客钱物被扒现象,很多人不敢来进货。这下好了,公安机关的专项整治让市场治安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进货的人多了,生意好了很多。
听民声 为群众排忧解难
“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信号”,宁化公安民警始终从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倾听民声,解除民忧。今年初,群众反映在翠园公园经常有老年人聚众赌博,造成不良影响。对此,该局迅速开展专项治理,加大巡逻及查处力度,共查获公园赌博案件4起,拘留5人,狠狠地刹住了这股赌博风。如今,翠园公园又恢复了原有休闲娱乐健身功能,市民们纷纷加以赞赏。
宁化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七、八万。考虑到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往往利用春节回家之机办理二代证,该局从1月12日开始在宁化汽车站设置了“二代证”人像采集点,在候车室里就能为返乡群众办理“二代证”。春节前夕,共为350名群众办理二代证,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该局还将二代证人像采集整套设备安装在“流动车”上,流动式为群众上门服务。据统计,今年以来“流动办证车”在辖区行驶近1000公里,办证500余张,占全县受理总数的36%。
暖民心 做百姓的贴心人
“人民警察为人民”,宁化公安民警通过扎实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很好地诠释这一宗旨。在为期三个月的“全县公安民警大走访”活动中,全县公安机关共走访群众21873人、为企业和群众解难事、办实事2000余起,捐款、捐物18280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温暖送进了千家万户。

- 上一篇:牵挂畲乡发展 打响客家品牌[ 05-10 ]
- 下一篇:宁化公路分局“省界碑行动”成绩斐然[ 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