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谷文昌的生前事身后名:人生一粒种 漫山木麻黄

2015
04/08
09:41
人民日报
    题记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毛泽东
 
    清明,敬宗祭祖。94岁的何赛玉则不是,她带着儿子、孙子、重孙一家十几口,拜的是外乡人谷文昌,而且这一拜,已经几十年。
 
    60多年前,福建省东山县山口村,是远近闻名的“乞丐村”,何赛玉一家每年外出逃荒,她的亲人,就死在逃荒路上。这段历史,让她刻骨铭心。“如果没有谷文昌,我们村、我们家当年还在要饭。我们家没有祖坟,谷公就是我们家的‘祖’。”重重的闽南口音,满是浓浓的感情。
 
    不只何赛玉一家如此。从1987年谷文昌的骨灰迁到东山,“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就在这里相沿成习。
 
    谷文昌,一个在时间上距我们如此“遥远”的人。一个河南林县的打石匠,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随部队南下至福建。在海岛东山县工作14年,任过10年县委书记。曾因工作出色被省委书记点名调任省林业厅副厅长,“文革”期间被下放当过公社大队社员。
 
    如果活着,今年,他整整100岁。
 
    直到去世前,他仍改不了家乡口音,一家人依旧习惯吃面条烙饼。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异乡干部,遗言“请把我的骨灰撒在东山”“我要和东山的百姓在一起,和东山的大树在一起”。1987年,他魂归东山,当地百姓泣泪相迎,自发捐资建纪念馆、塑雕像,自愿为他守一辈子墓。
 
    34年过去,他从未离开过人们的视野,走出人们的记忆。岁月的洗礼,反而让他的形象愈加清晰挺拔,愈加撼动人心。
 
    一个人的生命能有多长?一个人的生命能有多重?
 
    谷文昌来告诉你。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吴 焰 赵 鹏 孔祥武】 【责任编辑:仕鹏】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