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毒品鉴定“创客”杨健:失嗅觉味觉换来项国家专利

2018
08/23
10:08
新浪新闻

  研究成果为案件拨开迷雾

  杨健坦言,仅仅一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功能他才只开发了一小部分,其实它可以被应用在很多领域,这些,都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件和检验来探索,“我就是站在机器和检材中间的那个人。”

  杨健用他的检验结果,为一起起案件拨开迷雾,他的研究探索也因实际工作一点点深入。2015年5月,他发现使用国标方法检验混有阿司匹林的甲基苯丙胺(冰毒)时,阿司匹林影响分析结果。他经过深入研究反复实验证明,阿司匹林与甲基苯丙胺产生反应,甲基苯丙胺随时间变化,含量逐渐降低,同时生成新的反应产物。研究结果得到国家合格评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现场评审组专家的认可,并形成科研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

  2016年12月10日,牡丹江海林市公安局在办理疑似涉毒案件中,当事人称并未吸毒,可能是服用了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使尿检结果呈阳性。为了甄别案件性质,杨健与牡丹江医学院合作,经临床试验证明,实验对象服用该种药物后代谢产生甲基苯丙胺(冰毒),并均出现焦虑、幻觉、运动障碍等副作用,与吸毒后表现一致。此结论已形成专题论文,研究成果已上报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并建议将此药品列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为今后案例判别提供先例。

  目前,杨健研发的“毒品取样称量盒”已经在申报国家专利,而他正在研究的一种针对鼠药的检验方法一旦成功,不仅能规范此类检验程序,更能让检验员在操作过程中不受衍生化学试剂的伤害。

  来源:记者 冯 锐 通讯员 王安政/人民公安报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马威】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