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15人办升学宴被处分:以他人名义操办转嫁“风险”

2018
07/18
10:29
新浪新闻

  为啥总有人在“升学宴”上栽跟斗?

  据《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18年第13期报道,公开操办“升学宴”现象明显减少,势头已经被遏制,但仍有一些党员干部铤而走险,踩了红线,这是基于什么样的心理?

  心有不甘,捞回本钱。礼尚往来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人情社会下,一些党员干部随份子日积月累地送出去不少礼钱,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大操大办的现象少了,但自己送出去的钱尚未回本,仍希望借办宴“挽回损失”。

  贪念作怪,借机敛财。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岗位上认识的大小老板不在少数,自己平时也没少为他们办事,就觉得办“升学宴”收取红包是应该的。

  自作聪明,试图掩盖。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小范围的宴请不会被发现,摆得隐蔽些,应该能逃过群众的眼睛和监督检查。

  从众心理,随波逐流。受风俗习惯的裹挟,有些党员干部觉得大家都在办,为什么自己不能办?再加上亲朋好友三番五次的要求,让这些党员干部觉得理所应当好好操办。

  面子文化,追求排场。有的领导干部觉得自己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不能失了面子;有的领导干部认为他人子女成绩比自己的子女成绩差,都办了“升学宴”,自己没理由不办;还有的领导干部自以为是个“大人物”,“升学宴”要阔气有排场,习惯了有人围着转、公车出动接送、下属帮忙张罗,因此也就见怪不怪。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马威】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