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干部扶贫路上出车祸殉职 4岁女儿这番话让人落泪

2018
07/11
09:46
新浪新闻

  群众贴心人,私事“拖延症”

  在王文贵位于玉碗镇镇政府办公楼三楼的办公桌上,除了眼药水,还放着三七、枸杞和消炎利胆片。那瓶塑料瓶装的枸杞,下沉了浅浅一层,这是王文贵一个多月前托马艳琼帮他从城里带来缓解腰疼的。

  “我总说他好人有好报,但没想到他就这样走了。”得知王文贵去世的消息后,伍家华的妻子大哭了一场。今年年初,她因为去年种烤烟没赚到钱而反对伍家华继续种植,但在王文贵一次次的走访和劝说下,她同意了继续种植。今年,家里种植的50亩烟苗长势喜人,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回收烤制,她每天都会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家烤烟的美照。

  在扶贫中,王文贵遇到过很多难以解决的困难。今年4月1日晚上11点,他下乡走访后久久不能入眠,在朋友圈里写道:“这几天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跳的、闹的、骂的、横的、不要脸的、不要命的,觉得‘感恩教育’很迫切,但今天让我感触颇深,老人先是哭诉了她一生的种种不幸,责怪上天的不公,最后说道‘还好现在国家政策好,要不然肯定被饿死了,感谢政府’。厉害了,我的国,你是百姓心中的救世主。”

  王文贵生于1980年,2005年参加工作,历任大关县发改局科员、上高桥乡武装部部长、玉碗镇副镇长,2016年2月任玉碗镇人大主席团主席。在基层工作期间,分管过财政、计生、城建、国土、安监、环保、教育、人民武装等工作。因为丰富的基层经验,王文贵被称为“最年轻的老同志”。

王文贵的办公室王文贵的办公室

  在与王文贵同处一间办公室的马艳琼眼中,王文贵责任心强、性格稳重。“对老百姓特别有耐心,有些老百姓经常来办公室向他提出无理的要求,他都会带着微笑,很耐心、细心地和他们沟通、解答问题,从来不会对老百姓发火。我是个女同志,有时候一些老百姓对他说的话,我坐在对面都听不下去,想发火了,但他还是很耐心地在协调。”

从王文贵的办公室望去,玉碗镇的山村地势高大陡峭,对扶贫工作增加了难度。从王文贵的办公室望去,玉碗镇的山村地势高大陡峭,对扶贫工作增加了难度。

  在对待群众时,王文贵总是最细心的那个人。但在自己的私事上,他就是一个“拖延症患者”。

  早年曾与王文贵共事半年多的何春波回忆,2016年,王文贵任职玉碗镇副镇长时,镇上接到一个整乡推进的项目,当年就要验收,加之扶贫攻坚战要求玉碗镇在2016年达到全镇脱贫,王文贵肩上的任务很重。“玉碗镇一共有5个村,王文贵负责帮扶的是老街村,老街村最远的一个片区——蜘蛛湾,位于大关县最高海拔2785米处,条件艰苦。当时正值易地搬迁安置点开工建设,王文贵率领镇、村干部职工深入施工第一线。在走访时,由于公路不通,我们来回一趟需要徒步7个小时。那时候,王文贵的身体状况还不错,只是眼睛有些肿,经常看他滴眼药水。”

  现在,在王文贵位于玉碗镇镇政府办公楼三楼的办公桌上,除了眼药水,还放着三七、枸杞和消炎利胆片。那瓶塑料瓶装的枸杞,下沉了浅浅一层,这是王文贵一个多月前托马艳琼帮他从城里带来的。“那段时间他经常说腰痛,要拿这些药泡水喝。我看他身体不怎么好,但他总说,等过段时间不怎么忙了再去医院看病。”

 办公桌上还放着王文贵签署的文件和平时服用的药物办公桌上还放着王文贵签署的文件和平时服用的药物

  6月29日,事发突然,王文贵身上的病还没来得及治就遇上了车祸。在他遭遇车祸那天,作为葫芦口社村民小组长的伍家付本该随他一起去查看村里烤烟的长势,但王文贵在电话中得知他正在弟弟伍家华的烤烟地里打工除杂草,为了不耽误他挣钱,王文贵没载他一起上山,而是决定等下午入村走访贫困户时再与他联系。这些天,王文贵出车祸的事一直在伍家付心头搅动。?

  7月5日,昭通市区内飘着小雨。一大早,伍家兄弟俩就自发赶到了王文贵的遗体告别仪式上,送他最后一程。在告别厅进门显眼处,王文贵的家属贴了一张“不收礼金”的告示。接待亲友时,王文贵的七姐因情绪崩溃几度晕厥倒地,亲友们一边抹泪,一边劝导她:“不要总说命苦,他走得光荣!你要振作,保重好自己的身体,回去了才能继续帮他带孩子……”

告别仪式上,村民自发组织来送他最后一程。告别仪式上,村民自发组织来送他最后一程。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马威】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