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酒免责承诺书真的有用? 律师:条款无效
原标题:“喝酒免责承诺书”真的有用吗?律师权威解答来了!
编者按:说到酒,过年期间,各种聚会都少不了各式美酒。但喝酒前得签承诺书,您听说过吗? 这样的承诺书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最近,一张签满名字的聚餐免责承诺书在网上热传。

上面写到“本人自愿参加此次同学聚餐酒宴,承诺饮酒适量,如因酒后造成本人出现意外,与本次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无任何关系,全部后果由本人承担,本人及家属不得追究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任何责任”。
这是过年期间,青海20多名老同学聚餐时,在饭前签订的“饮酒免责承诺书”。 其实,类似的“免责声明”并不少见。这也是一张承诺书,上面同样写到,酒后造成本人及他人的一切后果,由自己承担。对于这样的免责声明,有些人觉得是为了避免自己摊上事儿。由于酒后出事,同饮者担责的事情曾多次发生。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也多次发表类似的文章。
刚出事,又一小伙丢了命,同桌9人要赔61万!喝酒还敢这样吗?
别再劝酒了!男子饮酒过度身亡,酒友被判赔几十万元!
或许是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
才有人想到在喝酒前,
先签一个免责声明。
有人戏称这样的承诺书是“生死状”,
但签了它就可以毫无顾虑的喝酒了吗?
难道签了一张“酒前协议”,
出了意外,就真的能免责吗?
新闻夜航的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律师。

黑龙江孟繁旭律师事务所律师谭晶:
对于这样免除自己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条款,《合同法》是有明确规定的。其中涉及到相应的参与者遭受的人身损害或者是其他财产损失,如果是拟定条款一方免除自己的法律责任,对于这种条款是无效的。
也就是说,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对于这种情况,签订的免责条款是无效的。因此,即使事先签订了免责承诺书,万一真有人喝出事了,共同饮酒人出现过错的,同样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实,喝酒本无害,正所谓“无酒不欢”。但喝酒时一定要掌握好度,小饮怡情,大饮可就伤身了。对自己对别人都要负责,劝酒更是要不得。
不贪杯、不劝酒!
点亮大拇指,
关心他人也要爱护自己!
- 上一篇:闹婚礼致新郎十级伤残 3名好友被判赔9万余元[ 02-28 ]
- 下一篇:保健品花式坑老套路深 老人“入坑”注意保存证据[ 0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