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河流以东西两溪为主,东溪由中沙溪、水茜溪、泉上溪组成,西溪由淮土溪、方田溪组成。东西两溪在城区东郊汇合,经横锁流入清流县。
本县航道从东西两溪汇合处起,东溪达下沙17.5公里,达谌坑桥20公里;西溪上溯达陂下17.5公里、武层10公里。总航程为65公里,汇合处至出县境20.1公里。解放前,航道整治甚差,暗瞧、险滩极多,东溪有“油菜铁”、“连屋瞧”、“猴子孔”、“黄鲶孔”等处,汇合处至肖家有“擂体滩”、“乌龙峡”、“剪刀架”、“七姑泷”等处。抗日战争时期,省政府内迁永安,永安人口剧增,由宁化补充粮食,省建设厅对永安至宁化的航道曾进行初步整治。1955年县人民政府对宁化至清流河道进行全面性整治,滩险基本清除。1956年由森工部门投资5万元、地方拨款1.5万元整治东溪(水茜至溪口)航道,共消除滩险38处,使境内通航里程达97.6公里。航道的疏浚大大提高了水运能力。但在航道整治中也出现失误,1957年8月起宁化与泰宁县联合进行夏坊(1962年划归明溪县)至泰宁良浅乡浦溪口70公里航道疏浚工程,因未经认真勘探设计便匆匆开工,后因杨梅洞附近一段河道大落差问题无法解决,遂半途而废,不仅浪费7万元资金,而且由宁化、泰宁调运到角溪和杨梅洞的25万公斤(角溪15万公斤)粮食因长期无法外运而霉烂,损失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