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情概况

 

【地理位置】  宁化县位于东经116°22′至117°2′、北纬25°58′至26°40′之间,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东麓,东邻明溪、清流县,南接长汀县,西毗江西省石城、广昌县,北界建宁县,是福建通往江西的一大要冲。境内南北长76.7公里,东西宽66.2公里,总面积2407.19平方公里。全境属于闽赣台地大面积抬升区的相对下陷地带,整体地势由西向东递降,并形成由北到南五条地带性地貌,峰峦重叠、溪流密布,以丘陵和山间盆地为主,丘陵和盆地占全县总面积的52.7%;低山占43.6%,最高处为治平畲族乡境内的鸡公岽,海拔1389.9米,最低处为城南乡肖家河道口,海拔290米。县城海拔317米。境内溪河纵横分注四方,流人闽、赣、韩三江。主要河道东溪、西溪会合于县城东郊,称翠江,县城所在地称翠江镇,距三明158公里、福州(经三明上高速)402公里、厦门427公里、泉州(经永宁高速)300公里、江西南昌(经建宁至南城上高速)382公里、江西赣州255公里。

【建制沿革】  宁化古称黄连峒,唐乾封二年(667)设镇,唐开元十三年(725)升为黄连县,唐天宝元年(742)改取“宁靖归化”之意更名为宁化县。19491021日宁化县和平解放。19503月成立宁化县人民政府,19592月宁化、清流合并为清宁县,1961年又分为清流、宁化两县原建制,196811月成立宁化县革命委员会,至198012月恢复宁化县人民政府,现属三明市管辖。建县至今1287年。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宁化矿产资源较丰富,被誉为“有色金属聚宝盆”,已探明的矿藏有钨、稀土、锡、铅、锌、莹石、石灰石、高岭土、硫铁矿等38种,矿(化)点116处。其中:钨金属含量达30多万吨,湖村行洛坑钨矿是全国四大钨矿之一;锡储量4507吨,其中 石壁乌竹管锡矿属福建最大的锡矿;稀土几乎遍及全县各乡村。钐、铕、钆、镱含量在30%以上;莹石储量40万吨,平均含量在80%以上;石灰石储量3.2亿吨,是福建省含储量较多的县份,CaO含量48%。

农业资源  宁化是农业大县,自古以来盛产粮食、茶叶、辣椒、薏米、魔芋等,宁化牛角椒名扬海内外,其中辣椒干为闽西“八大干”之一,河龙米、延祥茶曾是进献给朝廷的贡品。宁化边贸历史悠久,是全省五个边界贸易开发试验区之一。

全县拥有耕地42万亩,是国家和省商品粮基地县,年产稻谷2.2亿公斤以上。莲子、辣椒、薏米、茶叶、食田菌、水果、猕猴桃、魔芋等农副土特产品,产量高、品质优良。

 宁化是全省最大的烤烟生产基地、是全国八大烤烟生产基地之一,种植面积、产量等居全省首位。烟叶质量好,已进入多种名牌卷烟的配方。

森林资源  宁化是全国南方56个重点林区县之一。全县279万亩山地中有林地260万亩,毛竹32万亩,森林覆盖率74.2%。每年可提供商品材10万立方米以上。境内山地土质松软肥沃,适宜培育种植竹木、茶果、药材等多种经济作物。大宗林产品有松香、松节油、杉木、毛竹、笋干、山苍子、玉扣纸、黑木耳、中药材等。拥有野生药用植物1005种,贵为闽西“草药王国”。

旅游资源  宁化地势开阔、山水灵秀、气候宜人,为闽江、赣江、汀江三江源头,素有“宁化只饮自家水”之谚。宁化主要旅游资源是以天鹅洞群国家地质公园、牙梳山省级森林公园、朝田寨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资源;以石壁客家祖地、东华山等为代表的人文旅游资源;以北山革命纪念园、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其中特色资源是客家祖地,优势资源是山水溶洞。天鹅洞群国家地质公园是福建规模最大的溶洞群,是世界罕见的地下河水中石林。宁化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石壁客家祭祖习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毛泽东的诗词《如梦令•元旦》和石壁客家祖地被列为三明市十大名片。宁化的长征集结出发地、北山革命纪念园、红军医院被列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在20096月省财政厅、省旅游局(56号)文件组织规划的2009年至2020年的旅游精品线路中,客家祖地、长征出发地和古田会址作为红色旅游目的地,天鹅洞也列入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天鹅洞群位于宁化东部的湖村镇,属喀斯特地貌。景区上百个风貌各异的溶洞雄居福建洞群之冠,被称为中国东南地区罕见的“洞群世界”。该景区已开发三个溶洞供游览。其中:天鹅洞纵深5公里,分上中下3层,前后7个大厅49个大景,小厅小景数不胜数;“神风龙宫”是全省唯一的地下河景观,长达数华里,被誉作“地下岩溶博物馆”。

宁化还有许多待开发的景区、景点,如全国最深的岩溶湖——蛟湖,亩蓄积量居亚洲之冠的古杉木王群,东华山省级森林公园(海拔1148米的东华古庙),安远牙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延祥明代古建筑群,历史名人故居遗址群(巫罗俊、罗令纪、黄慎、伊秉绶)、红军医院旧址群(城区谢氏祠红军医院、石壁陈塘红军医院、湖村石下邱氏祠红军医院旧址)、方田田螺髻、济村龙头沟生态风光等都是旅游、科考的好去处。

人文资源   宁化是扬州八怪之一黄慎、方志学家李世熊、书法大家郑文宝、伊秉绶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乡,是郭沫若的祖籍地。宁化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化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红军长征的四个起点县之一,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宁化进行过革命实践活动。19301月,著名的古田会议后,毛泽东同志率部途经宁化时,曾写下光辉的词章《如梦令•元旦》。当时全县13万人口,参加红军的就有13700多人,为革命牺牲6600多人,其中民政部在册烈士达3300多人。宁化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被誉为“扩红模范区”“中央苏区乌克兰”。解放后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宁化籍将军有张新华、张雍耿、孔俊彪3人。宁化文化积淀深厚,是举世闻名的客家祖地。客家民系是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经过大约从东晋到南宋900左右年时间孕育成熟。位于宁化西部的石壁村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地域。自东汉开始,已有中原汉人入境定居。唐朝末年,当时由中原迁居到鄱阳湖附近等地的客家先民,为避战乱,又向赣、闽、粤三省的结合部迁移,并大多数进入宁化,且主要聚居在石壁。后来先民们又以宁化为据点,向外拓殖。客家先民进入宁化定居繁衍的最盛时期,正是客家民系形成时期,自宁化迁播到各地的客家被称为正宗客家。因此,石壁被称为“客家摇篮”、“客家祖地”。近几年来,一批批客家乡贤怀着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回到这块神秘的土地上寻根祭祖。为联谊世界客属,弘扬客家精神,由海内外著名客家社团首领共同发起,经省、市、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批准,从1995年起,将每年的10月定为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月。每年一度的世界客属祭祖大典,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客家后裔前来晋谒。客家公祠成为全球客属的总家庙。

风土人情   宁化历来是产粮县,住民多以米饭为主食,将大米洗净,投入滚水锅中,煮半熟,再捞到饭甑中蒸成干饭,美味可口。米制品以粉干为主,豆制品以豆腐最多,乡间作坊比比皆是。另外,农家喜欢做糍粑、米粿(包括糕、粿、糊、丸),原料以糯米为主,粳米、大禾米搭配,有的碾粉和搓,有的蒸饭捶打,做成各种形状后,或蒸或煮,或煎或炸,因其用米不同,做法有异,制成的品种名目繁多,风味各异。

  饮料中以“擂茶”最为普遍。将茶叶、油、盐同置于擂钵中,有时也加些青草药,擂成酱状茶泥,再以开水冲泡而成。飨料可多可少,几乎农家所有的瓜菜香料、米粉肉类、豆米花生均可加入,不但清香可口,还有开胃健脾、清凉解毒的功效。宁化烧卖与韭菜包子的制作有其地方特色,前者捣熟芋成泥拌薯粉,后者熬米浆和成粉团,然后搓捏成皮,包馅蒸熟。鱼生是取生草鱼主骨两侧鲜肉,切成薄片,加入麻油、芥辣、酱油等调料生吃。

宁化劳动群众历来爱唱山歌。青年男女对起歌来,流连忘返。另外,畲民特别好猎,男女皆精。每逢城乡庙会、春秋清明,各地多请戏班、曲篷唱戏。如遇元宵等较大节日,舞龙、舞狮、船灯、马灯、高跷、花灯、铁杆故事、牌子锣鼓、舞“鬼子”、放火箭都很盛行。尤其城关和淮土的高棚灯,高达数丈,外围纸扎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水茜的踩地故事,游动表演戏曲片断,改舞台艺术为游艺。湖村的回回子舞,演员各执锣鼓道具,节奏强烈。治平的关刀灯舞,模仿古代作战的各种阵式,是池氏的祭祀舞蹈。这些文化娱乐地方特色鲜明,往往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区划人口】  全县设412乡、210个建制村、13个居委会。全县户籍人口为357833人,比2010年末增加651人,男女性别比109.1100,当年申报出生人口4353,出生率为12.2‰;死亡人口3520,死亡率为9.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

【水文】 2011年宁化县水雨情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降雨量偏少,属枯水年份。二是洪水场次少,量级小,水位在警戒水位以下。三是台风影响少,全年仅1个台风“南玛都”登陆福建省。四是径流量少。五是水库蓄水量不足。

降水量  全县年降水量1253.0毫米,折合水量29.95亿立方米,比2010年少42.4%,比多年平均值少29.0%,降水属偏少年份。

地表水资源量  2011年宁化县地表水资源量为12.2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49.5%,属枯水年份。

洪水  2011年宁化县未发生洪水,水位均在警戒以下,最高水位发生在1014日,水位为314.0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