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网络中国节·七夕】你所不知道的七夕:一场由女子祈求心灵手巧引发的全民狂欢

2023
08/18
15:11
五洲传播出版社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七夕夜乞巧图。这样的场景是一千多年前的七夕夜家家户户都有的景象。这首诗向我们至少描绘了两个画面:七夕夜晚,人们望向深邃的苍穹,仿佛看见牛郎织女在“天河”之上相会;一弯秋月下,大家正在穿红线,比谁更心灵手巧。


乞巧,就是乞求巧智,就是乞求得到古代女性都应该掌握和精通的针线手艺。在中国古代,男子择妻,是依照“德言容功”这四个方面来衡量的。德指品德,言指言辞,容指容貌,功则是女红,也就是针线活。可见,女红对于当时女子的重要性。女红好的女子不愁嫁。所以有这么一个节日,让大家既能祈求心中所愿,还能让姐妹们一起切磋女红,也是很有必要的了。


乞巧是件好玩又好看的事儿。但这个画面感,各朝各代还有些许不同。


七夕节源自汉代,最早的记述见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开襟楼,汉掖庭楼阁名;彩女,应是汉代的宫女。意思就是,汉宫彩女在开襟楼玩丝线穿七孔针的游戏。看来,这项游戏是从宫廷传出,而后被广大百姓模仿。最初参与“乞巧”的,男女都有。女子主要是拜织女求巧,男子则是拜魁星,祈祷学业有成、金榜题名。后来七夕逐渐演变为偏重女性参与的节日。


到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得。”这个时候,不仅有穿针引线的游戏,还有新鲜瓜果陈于庭中,供奉给“女神”织女。“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得”,意思是说,如果有小蜘蛛在瓜上结了网,则被认为是得到了织女的回应。这就是七夕常见的“喜蛛应巧”,在后来的唐代、宋代、明代皆有相关记录和描述。


唐末五代时期文学家王仁裕就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这说明唐代不再是以蜘蛛结不结网来作为乞巧的回应,而是以蜘蛛网的疏密来判断。


唐代,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七夕这样的重大节日当然被过得越来越有滋味。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还记载道:“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七夕之夜,宫中乞巧、玩乐通宵达旦,百姓皆效仿。皎洁的月光下,美酒飘香,时令瓜果鲜美,美人们着鲜衣华服,借着月色穿针引线。宴席间,喜乐悠扬,天上人间,欢聚此刻。七夕夜简直就是狂欢夜!


唐宫妃嫔们虽然仍以穿针引线作为乞巧模式,但同时,另一种乞巧方式也盛行起来,这就是“浮针求巧”,也称“投针验巧”。


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唐宫七夕乞巧图》描绘的就是七夕夜的欢庆场面。在这幅画里,黑漆漆的大案几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很多碗盏,这些碗是用来乞巧的。具体的操作大概是这样的:在七夕的前一天,用碗盛满清水置于阳光下曝晒,如此经过一天一夜,水面上便会形成一层薄雾,也就是“水皮”。到了七夕节的午后,就是女子们展示手艺的时刻了!她们要小心翼翼地捏着一根针,轻轻放到碗中。这针必须得浮在水面上不能沉。接下来,还要看针在碗底形成的投影。如果影子是一把梭子的形状,说明投针的女子得到了织女的垂青,会获得大家艳羡的目光;如果影子是个棒槌状,则恰恰相反。当然,游戏归游戏,在现代人看来,仅仅凭借影子来判断是否拥有巧艺实在是可笑,但古代女子的确是热衷于这样的小把戏的。


到了宋代,七夕节真正成为了市民的狂欢节。像春节一样,人们会提前开始筹备这个节日。至于乞巧,更是郑重其事。宋代文学家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录了宋人在七夕夜乞巧的情景:“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瞧瞧这豪华的场景。为了七夕节,富贵人家还要专门扎一座用彩纸和竹条或木条做的彩楼用于乞巧。摆设的东西十分丰富:磨喝乐、瓜果、茶、酒、笔墨纸砚、针线……可谓应有尽有!少女们点上香烛,虔诚跪拜,祈求的内容或有区别,但主题思想大致相同。月凉如水,人情缱绻,瓜果美酒鲜花陈于案头,这是一个美好的节日,一个赏心悦目的节日。


元、明、清代的乞巧模式是对前朝的传承、改良和发展。清代诗人吴曼云在《江乡节物诗》中写道:“穿线年年约北邻,更将余巧试针神。谁家独见龙梭影,绣出鸳鸯不度人。”由此可见,明清时期,主要的乞巧模式依然是“浮针求巧”。乾隆年间《武清县志•岁时》就有这样的记录:“七月七日,为‘女节’。少女咸以盂盛水向日,中漂针,照水中之影,以试巧,复陈瓜果,争相乞巧。”


2006年,甘肃省西和县被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望牛墩镇以及广州天河区珠村被命名为“乞巧文化之乡”。甘肃的乞巧文化保存得很完整,在七夕文化节期间,有迎巧、拜巧、送巧等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广州天河珠村则有一个乞巧文化博物馆。每年七夕期间,会有摆七娘、拜七娘、送七娘、吃七娘饭、乞巧集市等精彩节目。


如今,在更多的中国城市,一些热衷于传统文化的年轻女孩会在七夕时换上汉服,效仿、演绎旧时的乞巧。


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任何一个传统节日,在当代的传承,都不一定要刻意模仿古制,但可寻求传统古意。乞巧,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的传承。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作家;播音:张闻天)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张惠川】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