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宁化记者站 张瑞兰 罗旺水 核心阅读 解放前,宁化丝虫病人占15%以上,有的村庄高达30-40%,据老人回忆,每5至6户人家,就会有一个“大脚筒”(丝…
为庆祝祖国60华诞,10月6日,中国宁化在线组织网友进行了一次主题为“庆国庆,清洁南山”的登山捡拾拉圾公益活动。 南山,旧时被称为“宁化八景”之一,是城区周边不可多得的一处…
“我们这里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已经走上正规化轨道,村民收入年增长率在15%以上。目前村里有优质稻和槟榔芋两个专业合作协会,各类种养大户近80户。”9月25日,宁化县中沙乡下沙畲族村…
据《宁化县志》记载:张瑞标是“钢铁之师”的一位副师长,1907年10月,出生于宁化禾口乡石碧村一个贫农家庭。幼年父母双亡,从小学做篾工,生活艰苦。 1929年,宁化共产党人在禾口…
为有效制止良种杂交母黄牛种源流失,加快黄牛良种繁育步伐,宁化县决定对三种养殖模式实行资金补助:一是农户留养。农户自愿留养理想型杂一代、杂二代、杂三代母黄牛的,分别给予留养补助200…
宁化县石壁镇财政支农资金整理土地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工程2008年12月动工,现已全面竣工。项目改造面积1839亩,完成投资421.77万元,在石壁镇溪背村、小吴村、立新村,项目工程主要内容是土地…
“这条河堤的建成,近百亩农田不再受洪水侵扰,可以多载一季作物了。”日前,石壁溪背畲族村支书张金根在新建成的河堤旁告诉笔者。 溪背村是个农业大村,以种植烟、稻为主,提高劳…
红独立第七师成立后,在作战上不但勇敢,而且继承和发扬了宁化“被牌军”的打法,专门用棉被做“被牌”抵挡子弹。其“被牌”的造型和结构,也发展成了多种多样。有的像盾牌,有的像…
1、建立示范基地。引导食用菌企业、合作社瞄准国内大中城市鲜菇市场,拟建立金针菇、草菇、蘑菇、大球盖菇、杏鲍菇生产示范基地10个,发展草腐生型菌类170万m2,木腐生型菌类500万袋。 …
一是发展效益型农业。充分利用海西政策大背景,大力招商,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充分做大做强粮食、食用菌、蔬菜、茶叶、獭兔等特色产业。建立优质稻20万亩,食用菌300万平方…
日前,宁化分公司客户经理业务“一口清”技能竞赛落幕,共8位客户经理参与了此次竞赛。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角逐,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 本次竞赛采取一对一现场提问,客户经理进行…
在宁化县湖村镇一提起陈家村的养獭兔女能手徐秋桂,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近年来,她依靠勤劳的双手和无穷的智慧,抓住机遇大胆创业,闯出了一条致富路。 去年4月份,徐秋桂从电视上…